光泽度仪根据测量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较常见的就有20°角光泽度仪,这类光泽度仪主要用于高光泽样品表面光泽度的测量。在使用仪器测量光泽度仪时,需要先对仪器进行校准。本文对20°角光泽度仪校准方法及校准频率做了介绍。
光泽度仪20度角的校准方法通常包括准备工作、校准操作和验证校准等步骤,以下是具体内容:
步骤一:准备工作
1.标准光泽度板:需准备至少两块已知光泽度值的标准光泽度板,一块为高光泽度标准板,一块为低光泽度标准板,其光泽度值应具有可溯源性,且覆盖仪器的测量范围,一般高光泽度标准板的光泽度值在80GU(光泽单位)以上,低光泽度标准板的光泽度值在20GU以下。
2.清洁工具:准备干净柔软的布或镜头纸,用于清洁标准光泽度板和仪器的测量窗口,还可准备适量的无水乙醇等清洁剂,用于去除顽固污渍,但要注意使用后需等待表面干燥后再进行校准操作。
3.稳定环境:选择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无振动、光线柔和且无强电磁干扰的环境进行校准,一般温度控制在23±2℃,相对湿度在50%±5%为宜。
步骤二:校准操作
1.开机预热
接通光泽度仪电源,打开仪器开关,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通常预热时间为10-15分钟,使仪器内部的光源和电路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清洁仪器和标准板
用干净柔软的布或镜头纸轻轻擦拭仪器的测量窗口和标准光泽度板表面,去除灰尘、指纹等污染物。若有油污等顽固污渍,可蘸取少量无水乙醇进行擦拭,然后等待自然干燥。
3.校准仪器
(1)零点校准:将仪器的测量头放在黑色标准板上,或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零点校准操作,使仪器显示为0GU。有的仪器可能具有自动零点校准功能,只需按下相应的校准键即可完成。
(2)高光泽度校准:将仪器测量头垂直放置在高光泽度标准板上,确保测量头与标准板表面紧密贴合且角度为20度,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校准操作,使仪器显示值与高光泽度标准板的标称值一致。一般仪器会有相应的校准旋钮或菜单选项,可通过调节使显示值达到标准值。
(3)低光泽度校准:使用低光泽度标准板重复高光泽度校准的步骤,对仪器进行低光泽度校准,确保仪器在低光泽度范围内的测量准确性。
步骤三:校准验证
(1)测量标准板:校准完成后,再次测量高、低光泽度标准板以及其他已知光泽度值的验证标准板,检查仪器的测量值与标准板的标称值之间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般偏差应在±1GU至±2GU之间。
(2)多点测量验证:在标准板的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仪器在不同位置和不同区域的测量准确性。若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较大或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要重新检查校准步骤或对仪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维护。
(3)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标准板的标称值、仪器校准前后的测量值、校准时间、环境条件等详细记录下来,形成校准报告,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光泽度仪在具体校准操作上可能会略有差异,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光泽度仪20度角校准的频率受使用频率、环境变化、仪器稳定性、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1.使用频率
高频率使用:如果仪器每天都频繁使用,建议每天开机后进行一次校准,以确保每次测量的准确性。比如在汽车制造、家具喷漆等生产线上,每天对大量高光泽度产品进行检测,就需要每日校准。
中低频率使用:若每周使用2-3次,可每周使用前校准一次;每月使用1-2次的仪器,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校准。
2.仪器稳定性
稳定性差:一些使用年限较长、内部光源老化或电子元件性能下降的仪器,稳定性会变差,可能需要每2-3天校准一次,甚至更频繁。
稳定性好:新型高精度且稳定性强的光泽度仪,如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根据仪器说明书的建议,每1-2周校准一次。
3.测量精度要求
高精度要求:在科研、高端光学产品制造等对测量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可能需要每次测量前都进行校准,或者至少每天校准多次。
一般精度要求:在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普通行业,如一般性的塑料制品加工、建筑涂料检测等,可3-5天校准一次。
4.环境变化
变化较大:当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超过5°C,湿度变化超过30%时,需要重新校准。比如在季节交替时,环境温湿度变化大,需及时校准。
相对稳定:若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标准环境中使用,可适当延长校准周期。
此外,当仪器更换关键部件、进行维修后,或者怀疑仪器测量结果不准确时,都应及时进行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