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因其美观实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光泽度是检验日用陶瓷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不同类型及用于的日用陶瓷,其光泽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那么,日用陶瓷的光泽度一般是多少?怎么测试?本文对此做了介绍。
日用陶瓷的光泽度因产品档次和使用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高档日用陶瓷餐具为体现品质与美观,光泽度通常在60-80光泽单位(GU)之间;普通日用陶瓷餐具的光泽度相对较低,大概在40-60光泽单位(GU)。此外,一些特殊工艺或风格的日用陶瓷,如具有哑光效果的产品,光泽度可能会更低甚至趋近于0光泽单位(GU)。
日用陶瓷的光泽度受原料成分(如纯度、粒度、助熔剂含量)、烧成工艺(包括温度、气氛、升/降温速率)、施釉情况(釉料种类、施釉厚度与方法)、成型方式(致密度和表面质量因成型方法而异)以及后期处理(如抛光打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原料优质、烧成合理、施釉恰当、成型良好且后期处理适度,才能使日用陶瓷获得理想的光泽度,任一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光泽度下降或不均匀。
光泽度是影响日用陶瓷外观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光泽度的日用陶瓷,表面光亮平滑,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呈现出华丽、精致的质感,提升产品的美观度和档次,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相比之下,光泽度不佳或不均匀的陶瓷产品,看起来可能会显得粗糙、劣质,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另外,具有良好光泽度的日用陶瓷产品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对于商家来说,高品质、高光泽度的产品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和声誉,使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相反,如果产品的光泽度不达标,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为了准确的量化日用陶瓷的光泽度,管控其外观品质,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
用于日用陶瓷光泽度测量一般使用的是45°角的光泽度仪,选择45度角是因为这个角度在测量日用陶瓷的光泽度时,能够较好地反映人眼对光泽的感知。在这个角度下,测量结果与人眼观察到的光泽效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使得测量得到的光泽度值更能准确地体现陶瓷表面的光泽特性,从而方便对不同陶瓷产品的光泽度进行比较和评估。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
选择表面清洁、无污渍、无裂纹和无明显缺陷的日用陶瓷样品。如果样品表面有灰尘或杂质,可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干净,避免刮伤样品表面,影响测量结果。
2.样品测量
将处理好的日用陶瓷样品平稳放置在仪器的测量窗口下,确保样品与测量窗口紧密贴合,防止光线泄漏。按下测量按钮,仪器会自动发出一束光以45度角照射到样品表面,并接收反射光,计算并显示出该测量点的光泽度值。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样品表面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点应均匀分布,一般不少于3次。
3.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每次测量的光泽度数值。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该日用陶瓷样品的光泽度测量值。若测量值之间的偏差较大,需分析原因,如样品表面是否均匀、测量位置是否恰当等,必要时重新测量。
4.结果分析与评估
根据日用陶瓷产品的相关标准或客户要求,对测量得到的光泽度值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样品的光泽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若不符合,可进一步分析影响光泽度的因素,如原料配方、烧成工艺、施釉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45度角光泽度仪通过精确控制光的入射和反射角度,测量反射光强度并与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日用陶瓷光泽度的定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