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度是陶瓷重要的外观属性,也是检验陶瓷外观色泽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但陶瓷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及生产加工工艺等的不同,其表面光泽度就会有所差异。为了准确的评定陶瓷的光泽度,管控其外观色泽品质,就需要对其光泽度进行定量的测量。本文介绍光泽度仪在陶瓷光泽度测量中的应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表面光泽是陶瓷制品表面的一种特征。不同用途陶瓷对表面光泽要求不同。日用陶瓷,艺术陶瓷与卫生陶瓷等通常要求表面有比较好的光泽,以提高陶瓷外观质量与有利于清洗。而室内外装饰陶瓷就不宜表面光泽太强,甚至要求无光泽。
无釉陶瓷制品表面都比较粗糙(除自生釉瓷体),没有足够好的光泽,故通常所谓陶瓷表面光泽都是指带釉陶瓷的表面光泽。
表面光泽来源于表面对自然光(或白光)的镜面反射。镜面反射量越大则光泽越好。而镜面反射量取决于表面材料的折射率与表面平滑程度(在投射光强度恒定下)。
对于绝对平滑表面,根据菲涅尔公式与波动理论可推知其表面光泽(用反射率R表示)随表面材料的折射率(n)增加而提高。
陶瓷表面的反射率取决于釉玻璃表面层组成氧化物的种类与数量。但目前还难以使用加和法则计算釉玻璃折射率。因为组成氧化物的折射率计算因子随釉的主成分不同而差别较大。一般说PbO、TiO2、BaO、Bi2O,、CdO、ZnO、SrO与CaO引入釉玻璃中,利用它们的高折射率来提高釉面的白度。同时利用它们提高釉面的密度,从另一方面来提高釉面的光泽度。
陶瓷釉表面不是绝对平滑表面,它的镜面反射率(即光泽度)不仅决定于釉玻璃的折射率,而且与釉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当表面粗糙度大于入射光波长时,表面除产生镜面反射外,还有漫反射,表面越粗糙,漫反射量越多,相应镜面反射量降低,光泽变弱。
光泽度是陶瓷的一项物理指标,光泽度主要与光线在表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对量有密切关系。当表面光滑时,光线以镜面反射为主,光泽度就高;反之,以漫反射为主,光泽度就差。光泽度高的陶瓷,瓷面显得细腻、高雅。
陶瓷的光泽度主要与釉面饱和度、釉面针空、釉面缺陷等有关,而以上问题又与釉料配方、施釉厚度、原料纯度、烧成温度等有关。
日用陶瓷光泽度测定方法按GB/T3295进行,该标准参照了美国ASTMC346-76、《陶瓷材料45°光泽度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试样准备
陶瓷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以下条件:(1)试样表面应平滑、无彩饰、无明显凹凸不平;(2)试样尺寸大小按仪器而定,厚度不小于3mm。(3)如被检测样品具有足够大的平面时,则可作为试样直接检测。(4)如不具有上述要求的试样平面,可按日用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制作试样。
2.接通电源
仪器接通电源,预热20分钟。
3.仪器调零
将调零黑绒板放在测量头工作面的开口上,调整仪器的调零电位器。
4.仪器标定
将标准黑玻璃板放在测量头工作面的开口上,调整电位器,使显示器读数等于标准板的标称值。
5.仪器校准
将白陶瓷标准板放在测量头工作面的开口上,显示器显示的读数不应超过白陶瓷标准板标称值1光泽度。说明仪器正常。否则,应检查黑、白标准板的表面清洁程度或仪器是否出现故障。
6.测量
将被测样品放在测头工作面的开口上,在整块试样上寻找最大的反射率,显示最大的光泽度,此光泽度即为被测试样的光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