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物独特的光泽外观深受纺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亲睐,无论是真丝服装还是家纺等产品,在形式美感方面都离不开织物光泽指标,这是评价产品外观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织物光泽计织物光泽测试与评价的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织物光泽是指织物在一定的背景与光照条件下,织物表面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上的光亮度分布的对比关系和色散关系的综合表现。
1.光的反射
织物光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光的反射量的大小,光的反射主要包括正反射和漫反射。一般日常见到的表面无光的不透明物质或物体均非理想的无光表面,因此,一部分入射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正反射,这决定了该物体表面光泽的大小;一部分入射光穿过表面进入物体表层内部,光在表层内部受到物质对光的波长选择性吸收和散射作用,被物质吸收后剩余的光最后以近乎无方向的状态重新从物体表面射出。
纤维对光线的吸收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如上图所示,光线入射到纤维表面,会产生表面反射光(表面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透射光和来自纤维内部的散射反射光。
对于纺织品,由于纤维在纱线中、纱线在织物中均处于三维弯曲状态,加上织物表面的织纹、毛羽和织物中纤维的多层反射,使纤维反射光的分布是随机的,其结果使得织物类似于漫反射面。因此,在织物光泽的表征与测量上及影响因素的讨论上,应综合考虑其正、漫反射光强度。
2.织物光泽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织物的光泽实际上是表面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内部反射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透射光可决定织物的透明程度。组成织物表面光泽的这三部分反射光,由于各自的绝对数值不同、相互间的配合比例不同以及方向和位置间的差异,给人的光泽感觉效果相差是很大的。
实际上织物表面的反射光分布构成的是一个三维光泽空间。织物反射光量的大小和反射光量的分布规律是光泽评价的主要因素。如果反射光量很大,但分布不均匀,在局部的范围内产生镜面反射光大都相对集中,形成主反射光束,而其他各个方向只有少量的散射光,如下图(a)所示。若织物表面形态不平整,入射点法线的镜面反射光线在不同方向四射形成漫反射,使得表面反射光量很大,且分布较均匀,表现为织物宏观表面光的效果,如下图(b)所示。另外,在光线照射织物产生反射、吸收和透射时,都会伴随着散射的产生,如下图(c)所示,它是由微观分子和原子结构的作用,呈现空间球体分布。
因为织物表面的凹凸形态比较复杂,各部分反射光的组成以及在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反光强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织物光泽的客观评价和测试上常用的有镜面光泽度,漫射光泽度、对比光泽度等,对比光泽度又包括二维对比光泽度、三维对比光泽度、杰弗里斯对比光泽度等。另外,可以通过织物的光反射性能来表征织物光泽,主要包括:反射率R(%)、正反射光强度Gs(%)、漫反射光强度GR(%)、光泽度Gc、总反射量∑G(%)、反射光强度差△G(%)等。在多个与主观评价密切相关的指标中,经过测试归纳出三个基本上相互独立的综合参量指标:反光度,亮度差异率和漫射光。根据前人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上的综合研究与比较,采用织物光泽仪进行光泽测试,操作简便,测得的织物光泽度可以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在织物的光泽测试上应用广泛。
织物光泽仪测试原理如上图所示。据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97-2006《织物光泽测试方法》,由织物(对比)光泽度应用公式(如下所示)可知,漫反射光泽度趋近于正反射光泽度时织物光泽度最大,即光泽度值为正无穷大。
式中Gc为织物光泽度;Gs为织物正反射光光泽度,%;GR为织物漫反射光光泽度,%。
另外,织物光泽的主观评价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其他方法目前还无法取代它,所以为业务检验所习用。但是主观评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各检验人员熟练程度和心理状态有关,评价具有随意性和局限性。此外,主观评定只能得出织物光泽的相对优劣概念,不能得出定量数值。